OI数学 简单学习笔记

2023-07-30,,

基本上只是整理了一下框架QAQ


PART1 数论部分

最大公约数

对于正整数x,y,最大的能同时整除它们的数称为最大公约数

常用的:\(lcm(x,y)=xy\gcd(x,y)\)

裴蜀定理

定理:对于方程\(ax+by=c\),其存在解的充要条件是\(gcd(a,b)|c\),可以拓展到n元的方程。

证明的话应该自己yy一下还是很容易(显然可得),不过要是想要严谨证明还是去百度吧qwq

扩展欧几里得定理

首先我们都知道\(gcd(a,b)=gcd(b,a \%b)\)吧。

我们在辗转相除的同时可以递归地求出\(ax+by=gcd(a,b)\)的解。当递归到b=0的时候,显然有解\(x=1,y=0\)。如果b!=0,我们可以递归的求出\(bx'+(a\%b)y'=gcd(a,b)\)的解。

\[bx'+(a\%b)y'=bx'+(a-\lfloor \frac{a}{b}\rfloor\times b)y'=ay'+b(x'-\lfloor\frac{a}{b}\rfloor y')
\]

所以\(x=y',y=(x'- \lfloor \frac{a}{b} \rfloor y')\)

时间复杂度:O(log n)

#include<iostream>
#include<cstdio>
#include<cstring>
#include<algorithm>
#include<cmath>
#define MAXN 100010
using namespace std;
int n,p;
inline void exgcd(int a,int b,int &x,int &y)
{
if(b==0) {x=1,y=0;return;}
else
{
int tx,ty;
exgcd(b,a%b,tx,ty);
x=ty;
y=tx-(a/b)*ty;
return;
}
}
int main()
{
#ifndef ONLINE_JUDGE
freopen("ce.in","r",stdin);
#endif
scanf("%d%d",&n,&p);
for(int i=1;i<=n;i++)
{
int x,y;
exgcd(i,p,x,y);
while(x<0) x+=p;
printf("%d\n",x);
}
return 0;
}

逆元

定义:

若有\(xy=1\pmod p\),则称y为x模p意义下的乘法逆元

计算方法:

转换为方程:\(xy-kp=1\),用拓展欧几里得算法就可以了。当然费马小定理也可以,只不过时间复杂度上稍微逊色一些。(还有一种线性的,不过我不会)

补充:费马小定理:若p为质数,对于任意\(1<=a<p,a^{p-1}\equiv 1 \pmod p\),那么在p为质数的时候\(a^{p-2}就是a的逆元\)

对于费马小定理的补充:\(a^b\equiv a^{b\%(p-1)}\pmod p\)

欧拉筛(线性筛)

在埃氏筛法的基础上,让每个合数只被它的最小质因子筛选一次,以达到不重复的目的。

模板:

#include<iostream>
#include<cstdio>
#include<cmath>
#include<algorithm>
#include<cstring>
#define MAXN 10000010
using namespace std;
int cnt,n,m;
int not_prime[MAXN],prime[MAXN];
inline void init(){
not_prime[1]=1;
for(int i=2;i<=MAXN;i++){
if(not_prime[i]==0){
prime[++cnt]=i;
}
for(int j=1;j<=cnt&&prime[j]*i<=MAXN-10;j++){
not_prime[prime[j]*i]=1;
if(i%prime[j]==0) break;
}
}
}
int main(){
#ifndef ONLINE_JUDGE
freopen("ce.in","r",stdin);
#endif
scanf("%d%d",&m,&n);
init();
while(n--){
int a;
scanf("%d",&a);
if(not_prime[a]==0) printf("Yes\n");
else printf("No\n");
}
return 0;
}

不过有一组性质,下面会提到(在约数个数和那里)

积性函数

对于任意互质整数a,b,存在\(f(ab)=f(a)f(b)\)性质的数论函数。

(积性函数的卷积仍然是积性函数)

完全积性函数则是没有互质的限制。

常见的积性函数举例:

φ(n) -欧拉函数
μ(n) -莫比乌斯函数,关于非平方数的质因子数目 \(μ(n)=[k_1\le1][k_2\le1]...[k_m\le1](-1)^m\)
gcd(n,k) -最大公因子,当k固定的情况
d(n) -n的正因子数目
\(σ_k(n)\) -n的所有正因子的k次方之和(0次方的时候就是所有因子和了)\(σ_k(n)=n*\frac{p1-1}{p1}...\frac{p_m-1}{p_m}\)

积性函数都可以用线性筛筛出来

欧拉函数

定义:\(\phi(n)\)定义为1-n内与n互质的数的个数

\(\phi(x)=x\prod_1^n(1- \frac{1}{p_i})\),其中x是正整数,\(p_i\)是x的质因数。

这个的计算程序十分好写。

特别的,欧拉函数是积性函数,即 \(\phi(mn)=\phi(m)\phi(n)\)。

证明比较显然。

这个样子是可以用线性筛,用线性的时间复杂度筛出来欧拉函数的答案——

那么φ(1)=1,n为质数时φ(n)=n−1,最小质因子筛到它时乘上质因子p−1,否则乘上这个质数

#include<iostream>
#include<cstdio>
#include<cstring>
#include<algorithm>
#include<cmath>
#define MAXN 110
using namespace std;
int cnt;
int not_prime[MAXN],phi[MAXN],prime[MAXN];
inline void solve()
{
for(int i=2;i<MAXN;i++)
{
if(!not_prime[i])
{
prime[++cnt]=i;
phi[i]=i-1;
}
for(int j=1;j<=cnt&&i*prime[j]<MAXN;j++)
{
not_prime[i*prime[j]]=1;
if(i%prime[j]==0)
{
phi[i*prime[j]]=phi[i]*prime[j];
break;
}
else phi[i*prime[j]]=phi[i]*(prime[j]-1);
}
}
}
int main()
{
solve();
for(int i=1;i<=36;i++) printf("phi[%d]=%d\n",i,phi[i]);
return 0;
}

线性求逆元

在模p意义下求i的逆元:

\(p=i*x+y\)

那么\(i*x+y\equiv0\pmod p\)

两边除以\(ij\)

\(x*j^{-1}+i^{-1}\equiv0\pmod p\)

\(i^{-1}\equiv-x*j^{-1}\pmod p\)

\[i^{-1}\equiv-\lfloor\frac{p}{i}\rfloor*(p\%i)\pmod p
\]

inv[1]=1;
for(int i=2;i<=n;i++)
inv[i]=1ll*(p-p/i)*inv[p%i]%p;

阶乘逆元的递推

其实把最后的那个\(inv[i]\)求出来,然后逆着一路乘上来就行了。

约数个数的递推

学习来源

理论基础:

1、对n质因数分解,\(n=p1^k1 * p2^k2 * p3^k3\) ……

则n的约数个数为\((k1+1)*(k2+1)*(k3+1)\)……

2、线性筛素数时,用i和素数pj来筛掉 i*pj,

其中pj一定是i*pj的最小素因子

如果i是pj的倍数,pj也是i的最小素因子

设\(t[i]\) 表示i的约数个数,\(e[i]\) 表示i的最小素因子的个数

A、如果i是质数,\(t[i]=2,e[i]=1\)

B、如果i不是质数,枚举已有的质数\(p_j\)

i*pj的最小素因子是pj

1、如果i是pj的倍数那么e[i]即为i中包含的pj的个数,所以i*pj中包含的pj的个数为\(e[i]+1\)

所以\(e[i*pj]=e[i]+1,t[i*pj]=t[i]/(e[i]+1)*(e[i]+2)\)

2、如果i不是pj的倍数

\(e[i*pj]=1,t[i*pj]=t[i]*t[pj]\)(积性函数的性质)

\(=t[i]*2\)(素数的约数个数=2)

inline void init()
{
memset(is_prime,1,sizeof(is_prime));
is_prime[1]=0,mu[1]=1,d[1]=1;
for(int i=2;i<=limit;i++)
{
if(is_prime[i]) prime[++cnt]=i,e[i]=1,d[i]=2,mu[i]=-1;
for(int j=1;j<=cnt&&i*prime[j]<=limit;j++)
{
is_prime[i*prime[j]]=0;
e[i*prime[j]]=1;
if(i%prime[j]==0)
{
e[i*prime[j]]+=e[i];
mu[i*prime[j]]=0;
d[i*prime[j]]=d[i]*(e[i*prime[j]]+1)/e[i*prime[j]];
break;
}
mu[i*prime[j]]=-mu[i];
d[i*prime[j]]=d[i]*2;
}
}
}

线性筛约数和

\(t[i]\) 表示i的约数和

\(e[i]\) 表示i的约数中,不能被i的最小素因子整除的约数和

A、i是质数,\(t[i]=i+1,e[i]=1\)

B、i不是质数

\(i*pj\)的最小素因子是\(pj\)

1、如果i不是pj的倍数,那么i的所有约数中,必然没有pj的倍数

可以用反证法证明这个:设x是i的约数,且x是pj的倍数,

那么\(x=pj*b,i=x*a=pj*b*a\)

即i是pj的b*a倍,与i不是pj的倍数相矛盾

令S表示i的约数集,S’表示i的约数翻pj倍后的数的集合

则S∩S’=∅,则S和S’中无重复元素

所以\(t[i*pj]=S+S'=t[i]+t[i]*pj=t[i]*(pj+1)\)

S’中的所有元素都能整除pj,所以\(e[i*pj]=t[i]\)

2、如果i是pj的倍数,那么S和S’必有交集T

T=S中pj的倍数

所以\(i*pj\)的约数和要去除交集T

那么\(t[i*pj]=S+S'-T=S'+S-T=t[i]*pj+e[i]\)

因为pj既是i的最小素因子,又是\(i*pj\)的最小素因子

所以\(e[i*pj]=e[i]\)

isprime[1]=1;
for(int i=2;i<=n;i++)
{
if(!isprime[i])
{
prime[++num]=i;
t[i]=i+1;
e[i]=1;
}
for(int j=1;j<=cnt&&i*prime[j]<=n;j++)
{
isprime[i*prime[j]]=1;
if(i%prime[j]==0)
{
t[i*prime[j]]=t[i]*prime[j]+e[i];
e[i*prime[j]]=e[i];
break;
}
else
{
t[i*prime[j]]=t[i]*(prime[j]+1);
e[i*prime[j]]=t[i];
}
}
}

欧拉定理&扩展欧拉定理

欧拉定理——需要\(a,m\)互质:$$a^{\phi(m)}\equiv1\pmod m$$

拓展欧拉定理——

\[a^b\equiv\begin{cases}a^{b\%\phi(p)}&{gcd(a,p)=1}\\a^b&{gcd(a,p)=1,b\le\phi(p)}\\a^{b\%\phi(p)+\phi(p)}&gcd(a,p)\neq1,b\ge\phi(p)\end{cases}\pmod p
\]

证明请看这篇博客 戳我

Miller-Rabin素性测试

因为当p为质数且\(1<=a<p\)时,\(a^{p-1}\equiv 1\pmod p\)(欧拉定理)

那么当\(1\le a<p\)且\(a^{p-1}\equiv 1\pmod p\)时,p是否一定是质数呢?

当然不是啦!但是我们发现大部分合数都不满足这个性质。

所以我们的素数判定算法出世啦!随机几个a,判断\(a^{p-1}\mod p\)是否为1——不过这个正确性有点玄学,因为有些合数对任意的a的也都满足这个性质emmmmm,所以需要对算法进行改进。

这样就引出了我们的二次探测定理——

在进行Miller-rabbin算法之前,先筛去偶数,接下来只需要对奇数进行判断。

于素数p而言,任意x=1,...,p-1,都有\(x^p\equiv x\pmod p\),而于合数,这个等式不一定成立。根据这个性质,如果找到了\(1\le x<n\)且不满足\(x^n\equiv x\pmod n\),说明这个数n一定是合数。

然而存在一些Carmichael数(比如说561),虽然是合数,但x取遍1,...,n-1都满足\(x^n\equiv \pmod n\)

考虑\(x^2\equiv 1\pmod n\)的根,如果n是奇素数,只有1和n-1两根:若n是奇合数,一定存在其他的根。

设\(n-1=2^r*d\),其中d是奇数。若存在\(0\le k<r\),\(a^{2^k*d}\)不同余1或-1(mod n),但是\(a^{2^{k+1}*d}\equiv1 \pmod n\),可推断n一定是合数。

算法时间复杂度是log的。

加上这个玄学改进,如果我们随机的a够多,几乎就卡不掉了。随机k个判断错误的概率仅有\(\frac{1}{2^k}\)。

对于int32范围内的数,使用2,7,61探测即可。对于int64范围内的数,使用前10个素数作为探测基底即可保证算法成功。

Pollard-Rho大整数质因数分解算法

听说没有什么大用qwq???蒟蒻选择战略性放弃

中国剩余定理(CRT)

void exgcd(int a,int b,int &x,int &y)
{
if(b==0){ x=1; y=0; return;}
exgcd(b,a%b,x,y);
int tp=x;
x=y; y=tp-a/b*y;
} int china()
{
int ans=0,lcm=1,x,y;
for(int i=1;i<=k;++i) lcm*=b[i];
for(int i=1;i<=k;++i)
{
int tp=lcm/b[i];
exgcd(tp,b[i],x,y);
x=(x%b[i]+b[i])%b[i];//x要为最小非负整数解
ans=(ans+tp*x*a[i])%lcm;
}
return (ans+lcm)%lcm;
}

exCRT

咕咕

BSGS

bsgs就是哈希表(或map)+分块结合起来的优美算法。

一般用来解决求\(a^x\equiv y\pmod p\)有解的(最小)x。

一般我们令\(x=i*m-j\),(如果向别人那样写\(x=i*m+j\)到最后是需要exgcd的)。其中\(m=\sqrt p\)(因为这样时间复杂度最优,总体时间复杂度即\(O(\sqrt p)\))

然后有\(a^{im-j}\equiv y\pmod p\)

\(a^{im}\equiv y*a^j\pmod p\)

之后我们枚举j(\(j\in[0,m-1]\)),把右边的值塞进哈希表里面(或者map也行)。

for(int i=0,t=z;i<m;t=1ll*t*y%p,i++) M[t]=i;

最后枚举i看看哈希表里有没有原先已经塞进去的值了。如果有,就输出\(im-j\)即可。

for(int i=1,tt=pow(y,m),t=tt;i<m;i++,t=1ll*tt*t%p)
if(M.count(t)) {printf("%d\n",m*i-M[t]);flag=true;break;}

一定要注意中间乘起来的时候加上*1ll!!!

拓展BSGS

咕咕

斐波那契数列循环节

咕咕

二次剩余


PART2 组合数学部分

求组合数的几种方法

公式法 (这个复杂度很劣)
阶乘逆元求法 适用于多次查询,复杂度预处理O( n+logn ),查询接近O( 1 ),但是模数必须是质数。(100007不是质数)

(就是先O(n)预处理阶乘,然后算出来最大数的逆元,然后倒推回来。)
杨辉三角递推求法 适用于多次密集小范围查询,复杂度预处理O( n^2 ),查询O( 1 )
费马小定理/exgcd求逆元 单次O( logn ),是最简单的方法,模数必须为质数
阶乘分解 适用于模数不为质数的求法。复杂度预处理O( nlogn ),查询O( 1 )
Lucas定理(适用于处理long long级别大整数,但是模数不是很大(一般都是1e5级别)的情况)

lucas定理

\(lucas(n,m,p)=c(n\%p,m\%p)\times lucas(n/p,m/p,p)\),其中p是模数。

\(O(p)\)预处理之后,一次计算时间复杂度上界\(O(lognlogp)\)。

排列组合

这个蒟蒻我原先有过整理了,算是写了很多吧。戳我

不过那个是在NOIP前搞的了,所以现在看来又显得简单了一些。

所以现在特地来补充一下。

卡特兰数

以下内容摘抄自:这里

卡特兰数的公式

通项公式1:\(C_n=\frac{1}{n+1}C_{2n}^n=C_{2n}^n-C_{2n}^{n-1}\)

通项公式2:\(C_n=\frac{1}{n+1}\sum_{i=0}^n(C_n^i)^2\)

递推公式1:\(C_{n+1}=\frac{2(2n+1)}{n+2}C_n,\)且\(C_0=1\)

递推公式2:\(C_{n+1}=\sum_{i=0}^{n}C_iC_{n-i-1},\)且\(C_0\)=1

卡特兰数的应用

进出栈问题

对于一个足够大的进栈顺序为1,2,3...,n时有多少个不同的出栈序列?

二叉树构成问题

有n个节点,问总共能构成多少种不同的二叉树。

我们可以假设,如果采用中序遍历的话,根节点第K个被访问到,则根节点的左子树有K-1个点,根节点的右子树有N-K个点,K的取值范围为1到N。

凸多边形的三角划分

一个凸的N边形,用直线连接他的两个顶点使之分成多个三角形,每条直线不能相交,问一共有多少种划分方案。

选择一个基边,显然这是多边形划分完之后某个三角形的一条边。图中我们假设基边是p1pn,我们就可以用p1、pn和另外一个点假设为pi做一个三角形,并将多边形分成三部分,除了中间的三角形之外,一边是i边形,另一边是n-i+1边形。i的取值范围是2到n-1。所以本题的解\(c(n)=c(2)*c(n-1)+c(3)*c(n-2)+...c(n-1)*c(2)\)。令\(t(i)=c(i+2)\)。则\(t(i)=t(0)*t(i-1)+t(1)*t(i-2)...+t(i-1)*t(0)\)。

在n*n的格子中,只在下三角行走,每次横或竖走一格,有多少中走法?其实向右走相当于进栈,向左走相当于出栈,本质就是n个数出栈次序的问题。

有n+1个叶子的满二叉树的个数?事实上,向左记为+1,向右记为−1,按照向左优先的原则,从根节点开始遍历.例如第一个图记为+1,+1,+1,−1,−1,−1,于是由卡特兰数的含义可得满二叉树的个数为Cn。

由n对括号组成的合法括号表达式的种类数为\(C_n\)

n+1个数连乘,不同的乘法顺序为\(C_n\)种。

在圆上选择2n个点,将这些点成对连接起来使得所得到的n条线段不相交的方法数?和凸包切割一个原理。

卡特兰数的前几项:1,2,5,14,42......

容斥

新开了一个,详情请看这个吧


PART3 线性代数部分

向量

n维向量可以看成n个数组成的n元组(或者说n个元素的数组)

几何意义:表示n维空间中的方向和长度

矩阵

行列式

一般用\(|A|\)或者\(det(A)\)表示A的行列式。

把一个n阶行列式中的元素\(a_{ij}\)所在的第i行和第j列划去后,留下来的n-1阶行列式叫做元素\(a_{ij}\)的余子式,记作\(M_{ij}\)。记\(A_{ij}=(-1)^{i+j}M_{ij}\),叫做元素\(a_{ij}\)的代数余子式。

一个n×n矩阵的行列式等于其任意行(或列)的元素与对应的代数余子式乘积之和,即

\[det(A)=a_{i1}M_{i1}+...+a_{in}M_{in}
\]

以下内容参考了这篇来自candy? dalao博客

行列式的性质:

\(det(A)=det(A^T)\)

行列式的行和列是平等的,行满足那么列也满足。
令A为n×n矩阵。
若A有一行或一列包含的元素全为零,则det(A)=0。
若A有两行或两列相等,则det(A)=0。(因为两行互换,行列式变号)
一行乘上k,行列式乘上k

推论:行列式两行成比例或一行全0,值为0
两个行列式只有一行不同,他们的行列式和等于不同的行相加后的行列式
每行每列和均为0的矩阵行列式为0。

求法:用高斯消元的方法将其化成一个上三角矩阵,然后主对角线相乘就是行列式的值。

主子式

n−1阶主子式,就是对于r,第r行、第r列同时去掉后得到的新行列式

高斯消元

解线性方程组,在概率与期望的题中作为一种解题方法还是蛮常见的。

无解情况:化简后的有效方程组出现(0=d)型式不兼容方程,则无解 。(如下例)

\[\begin{bmatrix}
1& -7& 6& | 2 \\
0& 17& -20& |-1 \\
0& 0& 0& |5 \\
\end{bmatrix}
\]

无穷多解情况:化简后的有效方程组个数,小于未知数个数。这样的方程组有无穷多个解。(如下例)

\[\begin{bmatrix}
& \text{ } 2x_{1}+3x_{2}+x_{3}=2 \\
& \text{ }7x_{2}-3x_{3}=6 \\
& \text{ } 0x_{1}+0x_{2}+0x_{3}=0 \\
& \text{ } \\
\end{bmatrix}
\]

矩阵树定理

用来解决生成树计数问题:对于一张包含N个节点的无向图,求包含N-1条边且这些边集能够构成一棵树的种类数。

定理:G的所有不同的生成树的个数等于其基尔霍夫矩阵C[G](度数矩阵-邻接矩阵)任何一个n−1阶主子式的行列式的绝对值。

证明:请看wzs dalao的博客 戳我

模板题:[HEOI2015]小Z的房间

计算几何

这个开成专题了,详情请参考同系列学习笔记->OI计算几何 简单学习笔记


PART4 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分类了

范德蒙矩阵

相关的主要就是求行列式。这个感觉百度百科上说的很详细了,也有证明,链接戳我。

点值表示

我们可以用n个不同的\(y_i=A(x_i)\),用这n个点来表示一个次数界为n的多项式,称作多项式的点值表示。

利用点值进行多项式加法和乘法只需要把\(y_i\)的值乘或加起来即可,时间复杂度\(O(n)\)

我们想到可以把系数表示转化成点值表示(求值),做乘法再转化回来(插值),就能快速计算卷积。

点值对应唯一的多项式,证明是可以将它转化成矩阵来推,与范德蒙矩阵有关,具体证明可以看《算法导论》。

拉格朗日插值公式

\[A(x)=\sum_{i=0}^{n-1}y_i\frac{\prod_{j\ne i}(x-x_j)}{\prod_{j\ne i}(x_i-x_j)}
\]

欧拉公式:\(e^{ix}=cosx+isinx\)

第一类斯特林数

用n个数组成k个圆排列的方案数

\[dp[i][j]=dp[i-1][j-1]+dp[i-1][j]*(i-1)
\]

第二类斯特林数

dp[n][m]表示n个有区别的小球,放进m个相同的盒子里,且每个盒子非空的方案数

\[dp[i][j]=dp[i-1][j-1]+dp[i-1][j]*j
\]

数论分块

求\(\sum i\times \lfloor \frac{k}{i}\rfloor\)

for(long long l=1,r;l<=n;l=r+1)
{
if(k/l!=0) r=min(n,k/(k/l));
else r=n;
ans+=(l+r)*(r-l+1)/2*(k/l);
}

莫比乌斯反演

其实是一种容斥。。。。

推荐pengym dalao的博客 戳我

二项式反演

其实是利用的容斥定理。以下是两种常见形式。

\[f_n = \sum_{i=0}^n (-1)^i {n \choose i} g_i \Leftrightarrow g_n = \sum_{i=0}^n (-1)^i {n \choose i} f_i
\]

\[f_n = \sum_{i=0}^n {n \choose i} g_i \Leftrightarrow g_n = \sum_{i=0}^n (-1)^{n-i} {n \choose i} f_i
\]

杜教筛

套路式:

现在要求的式子为\(\sum_{i=1}^nf(i)\)

那么我们找到合适的\(h,g\),使得\(h=g*f\)

那么根据狄利克雷卷积,我们有\(h(n)=\sum_{d|n}^{} g(d)f(\frac{n}{d})\)

\(\sum_{i=1}^nh(i)=\sum_{i=1}^n\sum_{d|i}g(d)f(\frac{n}{d})\)

我们令\(s(n)=\sum_{i=1}^nf(i)\),之后就可以进行推导了:

\(\sum_{i=1}^nh(i)=\sum_{i=1}^n\sum_{d|i}g(d)f(\frac{n}{d})\)

\(\sum_{i=1}^nh(i)=\sum_{d=1}^ng(d)\sum_{i=1}^{\lfloor\frac{n}{d}\rfloor}f(i)\)(这一步不理解的话可以自己找个例子试一试帮助理解)

\(\sum_{i=1}^nh(i)=\sum_{d=1}^ng(d)s(\lfloor\frac{n}{d}\rfloor)\)

\(\sum_{i=1}^nh(i)=g(1)s(n)+\sum_{d=2}^ng(d)s(\lfloor\frac{n}{d}\rfloor)\)

\(g(1)s(n)=\sum_{i=1}^nh(i)-\sum_{d=2}^ng(d)s(\lfloor\frac{n}{d}\rfloor)\)

当h(i)的前缀和可以很快地求出来之后(比如说时间复杂度O(1)),当我们对后面的式子进行整除分块时,求S(n)的复杂度为\(O(n^{\frac{2}{3}})\)

更详细的请见pengym dalao的博客 戳我

补:yyb dalao还有几篇复习向的有关多项式的博客,写的挺好的orz


PART5 博弈论

Nim游戏

结论:将每堆石子的石子个数异或起来,如果得到的结果为0,先手必败,否则先手必胜。

证明:对于一个异或和为0的局面,由于我们进行一次操作必然会改变局面的异或和,必然不能到达异或和为0的局面。对于一个异或和不为0的局面,设现在的异或和为s,考虑异或和s二进制下最高位j,我们找到一堆石子ai,满足ai二进制下该位为1(因为异或和的性质,该堆石子必然存在),那么\(ai\) \(xor\) \(s<ai\),也就是说必然存在到达异或和为0的局面的操作。

于是我们发现异或和是否大于0与先手是否必胜等价。

游戏的和

若局面X由若干个子游戏X1,X2,...,Xn构成,则\(SG(x)=SG(X_1) xo rSG(X_2)xor...xorSG(X_n)\)

SG函数

若干个平等博弈游戏之和定义为两人轮流操作,每次操作选择一个游戏进行一次操作,不能操作者为负的平等博弈。

对于非负整数组成的集合S,我们定义mex(s)为最小的没有在s中出现的非负整数。

对于局面x,我们定义mex(s)为最小的没有在s中出现的非负整数。

显然,若SG(x)>0,先手必胜,若SG(x)=0,先手必败。

SG定理:平等博弈游戏和的SG函数等于各游戏SG函数的异或和。

证明:

我们只需要证明对于一个可拆分成若干个子游戏的平等博弈,若其子游戏SH异或和为x,其不能通过一次操作到达异或和为x的状态且能到达异或和为0~x-1内的每个状态。

首先,对于一个子游戏进行操作,必然会改变其SG函数的值,异或和也必然会改变,故不能到达异或和为x的状态。

之后再证能到达异或和为0~x-1内的每个状态,证明与Nim游戏异曲同工。

反Nim游戏

规定取走最后一块石子的人输(也就是轮到一个人不能操作的时候他赢)

结论:若每对石子都只有一个石头,石子数异或和为0时先手必胜,否则石子数异或和非0时先手必胜,其他情况先手必败。

证明:

如果每堆石子都只有一个石头,因为奇偶性,结论显然。

如果只有一堆大于1的石头(此时异或和一定非0),我们必然能将其变成1或者0而转到必败态。所以先手必胜。

若不止一堆,那么操作后至少会剩一堆。那么进行几轮之后,就相当于进入了上一种局面,所以是先手必败。

例题 [SHOI2008]小约翰的游戏john

反博弈

改变了一点,就是将不可操作定义为胜利。

结论:如果任意子游戏x都满足当SG(x)=0时,x不可操作或者x一定能转移到SG函数为1的状态,那么当以下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或者同时不满足的时候,先手必胜。

1、所有子游戏的SG函数值异或和为0

2、所有子游戏的SG函数值小于等于1


PART6 概率与期望

全概率公式

把样本空间S分为若干个不相交的部分B1,B2,B3....,Bn,则\(P(A)=P(A|B_1)\times P(B_1)+P(A|B_2)\times P(B_2)+...+P(A|B_n)\times P(B_n)\)。

数学期望

随机变量X的数学期望EX就是所有可能值按照概率加权的和,在非正式场合中,数学期望可以被称作“在平均情况下”。

在解决数学期望相关的题目时,可以先考虑直接使用数学期望的定义求解,计算出所有可能取值,以及对应的概率,最后加权求和。以下还有两个比较常用的性质——

期望的线性性

有限个随机变量之和的数学期望等于每个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之和。

全期望公式

类似于全概率公式,把所有情况不重复、不遗漏地分成若干类,每类计算数学期望,然后把这些数学期望按照每类的概率加权求和。


PART7 群论

置换

(注:以下部分内容参考自蓝书)

置换是把n个元素做一个全排列。比如说一般把1变成\(a1\),2变成\(a2\)...的置换记作:

\[ \begin{pmatrix}
1 & 2 &... & n \\
a_1 & a_2 & ... & a_n \\
\end{pmatrix}
\]

置换可以定义乘法,对应于函数复合。有封闭性。满足结合律,但是不满足交换律。有单位元。有逆元。

为了处理方便,常常把置换分解成循环的乘积。而且对于任意置换,只有唯一的方法表示成不相交的循环的乘积比如说

\[\begin{pmatrix}
1&2&3&4&5\\
3&5&1&4&2\\
\end{pmatrix}
=(1\;3)(2\;5)(4)\]

为什么任意置换都可以这样分解?因为我们把每个元素看程一个节点,如果a变成b,连一条有向边\(a\to b\),则每个元素恰好有一个后继节点和一个前驱节点。(就是每个点的入度和出度都为1),那么这样的图只能是若干个有向环,其中每一个环都对应一个循环。

Burnside引理

对于一个置换f,若一个着色方案s经过置换后不变,那么称s为f的不动点。将f的不动点数目记为\(C(f)\),则可以证明等价类数目为所有的\(C(f)\)的平均值。(注意不动也是一种方案

polya定理

(以下内容摘自beisong dalao的博客)

polay定理实际上是burnside引理的具体化,提供了计算不动点的具体方法。

假设一个置换有k个循环,易知每个循环对应的所有位置颜色需一致,而任意两个循环之间选什么颜色互不影响。因此,如果有m种可选颜色,则该置换对应的不动点个数为\(m^k\)。用其替换burnside引理中的C(f),得到等价类数目为:

\[\frac{\sum_{i=0}^{|F|}m^{k_i}}{|F|}\]

其中|F|表示置换的数目,ki表示第i个置换包含的循环个数。


OI数学 简单学习笔记的相关教程结束。

《OI数学 简单学习笔记.doc》

下载本文的Word格式文档,以方便收藏与打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