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起学设计模式行为型之责任链模式

2022-07-26,,

图片来源:https://refactoringguru.cn/design-patterns/chain-of-responsibility

责任模式

把请求从链中的一个对象传到下一个对象,直到请求被响应为止。通过这种方式去除对象之间的耦合。

通过上面的图其实也能看个差不多了,在这幅图中水桶就是整个链路中被传递的对象。它可以在链路上的任意一个节点被消费,如果你觉得剩的水可以继续给下一个节点用,你甚至可以将它继续传递下去。这样设计的好处就行定义中说的那样,去除对象将的耦合。

假设这个业务场景需要请求的对象是存在联系的,比如具有一定顺序去消费同一个对象,又比如他们消费对象的方法相同,具体逻辑略有差异。此时如果这个水桶对象的传递不通过责任链这种模式,看看会有什么问题。

王二需要分为4个时刻与4个不同的对象进行交互,这无疑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。并且这里其中任意一个请求目标发生变化,王二都必须要跟着调整。再比如下面这个生活中的例子。

王二因为一些原因不能上班,需要和领导请假,卑微的王二在单位的职位级别比较低,需要多级领导审批,甚至同事都是一个坎,让我们看看没有责任链模式介入时王二的请假过程。

王二卒。

王二这件事被同事张三知道后,张三决定为了纪念王二的悲催经历。他决定向领导提出一个流程调整方案,具体的意见如下;

  1. 请假时每个人的动作相同,均为审批。至于审批是同意或拒绝由审批者自己决定。
  2. 对请假流程中涉及的人员使用链式传递。不得跨越(即每个人必须都需要经过处理后才能继续传递)。

责任链模式类图 📌

张三请假 📃

张三使用责任链模式请假流程示意图

抽象处理类,各个环节处理时统一标准。

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Handler {

    protected AbstractHandler next;

    public AbstractHandler getNext() {
        return next;
    }

    public void setNext(AbstractHandler next) {
        this.next = next;
    }

    protected void handle(String request) {
        conCreteHandle(request);
        if (getNext() == null) {
    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流程结束");
        } else {
            getNext().handle(request);
        }
    }

    protected abstract void conCreteHandle(String request);
}
public class QingJia extends AbstractHandler{
    @Override
    protected void conCreteHandle(String request) {
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request);
    }
}
class AbstractHandlerTest {

    @Test
    void handle() {
        AbstractHandler qingJia = new QingJia();
        AbstractHandler renShi = new RenShi();
        AbstractHandler shangjiLingdao = new ShangjiLingdao();
        AbstractHandler tongShi = new TongShi();
        AbstractHandler zuZhang = new ZuZhang();

        qingJia.setNext(tongShi);
        tongShi.setNext(zuZhang);
        zuZhang.setNext(shangjiLingdao);
        shangjiLingdao.setNext(renShi);

        qingJia.handle("张三请假");

    }
}

测试张三请假

张三请假
同事审批:同意
组长审批:同意
上级领导审批:同意
人事审批:同意
流程结束

完整代码文末关注,回复 “源码” 获取。

总结 📚

使用责任链模式可以使原本的对象间耦合度降低。各个模块间功能更加具体专注。同时链上的处理也可以更加灵活,可以通过处理请求的时候进行判断来过滤自己关注的内容来处理,或者在生成链的时候将无关节点去掉。

同时可以配合创建型模式中的工厂模式,来封装链的维护,这样在链上节点发生变化时(算法实现发生改变、新增或删除)对于高层模块是没有感知的。扩展起来非常的方便。或使用建造者模式来更加灵活地创建这条“责任链”,以达到客户端的自定义目的。总之,责任链模式在处理链式问题是个利器。

本文地址:https://blog.csdn.net/sinat_34344123/article/details/110575882

《一起学设计模式行为型之责任链模式.doc》

下载本文的Word格式文档,以方便收藏与打印。